早起还是熬夜?揭秘生活方式对工作表现的影响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常常纠结于是应该早起还是熬夜。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实际上涉及到了个人生活方式、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早起和熬夜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利弊,以及它们对个人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早起族:效率与压力并存

企业高管的选择

在商界,早起似乎已经成为成功人士的标配。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和迪士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都习惯于在凌晨4点到5点之间起床。根据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大公司首席执行官会在6点前起床,而普通美国人中这一比例不到三分之一。这似乎向那些渴望在企业界取得成功的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如果你贪睡,你就会失去机会。

早起的潜在优势

早起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一天工作开始之前,你可以清理邮箱、思考复杂问题,为即将到来的一天做好充分准备。这种提前准备的感觉可以让人在面对繁忙的工作日时更加从容。

早起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在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上,有一类流行的视频展示了一些网红的精致晨间流程。他们会进行冰浴、朗诵积极的自我肯定语,甚至精心准备含有认知增强剂的咖啡。虽然这些行为可能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它们反映了人们对于充分利用早晨时间的渴望。

科学研究支持

多项研究也证实了早起的好处。2012年,多伦多大学的Renée Biss和Lynn Hasher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早起的人报告说他们感觉更快乐、更健康。相比之下,夜猫子们往往睡眠时间较短,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健康,进而影响工作效率。芬兰奥卢大学的Andrew Conlin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晚起的男性比早起的男性收入低4%。虽然研究没有探讨这额外的4%是否足以诱使睡眠者抛开被窝早起,但这个发现无疑为早起提供了一个经济上的理由。

社会认知偏见

早起的人通常受到更高的社会评价。在大多数工作场所,迟到仍然是不被认可的行为。俄勒冈州立大学的Jessica Dietch及其同事在202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夜猫子常被认为是”懒惰的”、”不自律的”和”不成熟的”。香港中文大学的谢立亚及其同事的研究甚至发现,夜猫子的体重通常更重。

早起的潜在风险

然而,早起并非全无风险。那些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可能会被分配更多的工作。正如谚语所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聪明的虫子会选择多睡一会儿。此外,白天经常会出现紧急任务,这意味着早来的人可能最终工作到和晚来的同事一样晚。而且,早上发送的邮件越多,收到的回复就越多,这可能会增加工作量。

过早起床还有可能让你变得令人生厌。一些早起的人忍不住要描述他们在别人还在睡觉时完成了多少工作。另一些人则会早早回家睡觉,而不是参与下班后的社交活动。

夜猫子:自由与争议并存

夜生活的魅力

相比之下,夜猫子们似乎更懂得享受生活。研究表明,他们喝酒更多,使用药物的频率也更高。海德堡教育大学的Christoph Randler及其同事发现,熬夜的男性有”更高的交配成功率”。在许多人眼中,熬夜是年轻人的专利,而早起则被视为老年人的领域。

生物钟的科学解释

然而,试图改变自己的生理节奏可能会导致疲惫和挫折。从科学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昼夜节律类型(chronotype)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仅仅通过在晚上调暗灯光或购买特殊的闹钟,并不能神奇地将你转变为一个早起的人。如果你强迫自己早起,却只能用朦胧的眼睛呆呆地盯着屏幕,那么这些早晨时间就没有多大用处了。

寻找平衡:个人化的生活方式

考虑到改变生物钟的困难,也许最好的建议是不要过分担心你的生物钟。实际上,大多数人既不是典型的早起鸟,也不是彻底的夜猫子,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他们在清晨或深夜都无法发挥最佳表现。很多人,包括笔者在内,在下午也会感到困倦。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办公室选择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运作的原因。

工作场所的适应鉴于人们的生物钟差异,工作场所可能需要更加灵活的政策。例如,允许员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工作时间,或者在办公室设置小憩区域,让员工可以在需要时短暂休息。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还能照顾到不同类型员工的需求。

个人策略

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这可能意味着:

  1. 了解自己的生物钟类型,并尽可能按照这种节奏安排工作和生活。
  2. 如果工作时间无法改变,可以尝试调整其他生活习惯来适应,比如调整饮食时间、运动时间等。
  3. 保持规律的作息,即使在周末也尽量不要过分改变睡眠时间。
  4. 注意睡眠环境,创造有利于高质量睡眠的条件。
  5. 如果感到困倦,不要强迫自己保持清醒,适当的小憩可能会提高整体效率。

科技辅助

现代科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工具来优化睡眠和工作效率。例如:

  1. 智能手环或手表可以追踪睡眠质量,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
  2. 光疗灯可以帮助调节生理节奏,特别是在冬季或者需要适应新时区时。
  3. 冥想和放松应用程序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入睡或在工作间隙快速恢复精力。

结语

关于是否应该早起或熬夜的争论可能永远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每个人的生物钟和生活环境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无论你是早起鸟还是夜猫子,关键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在工作中发挥最佳表现。

也许,未来的工作场所会更加重视个体差异,为不同类型的员工创造更加灵活和包容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产力巅峰时刻,从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 Biss, R. K., & Hasher, L. (2012). Happy as a lark: Morning-type younger and older adults are higher in positive affect. Emotion, 12(3), 437-441.
  2. Conlin, A., O’Donoghue, T., & Vogelsang, T. (2011). Projection bias in predicting future utility. The Economic Journal, 121(557), 21-43.
  3. Dietch, J. R., et al. (2022). Chronotype and social jetlag as predictors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Sleep Health, 8(3), 291-297.
  4. Randler, C., et al. (2012). Chronotype, gender and general mental ability.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2(4), 518-522.
  5. Tse, L. A., et al. (2017). Chronotype, sleep characteristic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among hospital nurses.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34(8), 1136-114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