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思想下郊野公园再野化研究——以江安河公园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向周边乡村田野无序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导致景观机械化、生物量减少、物种多样性和栖息地丧失等生态问题。在全球生态修复的背景下,源于荒野思想的再野化自然修复理念引起了国际关注。本研究以郊野公园为对象,探索城市范围内再野化的可行性及方法,并以成都江安河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内容:

  1. 文献综述: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再野化和郊野公园都与荒野思想密切相关。然而,由于国内外对荒野认知的差异,二者间的潜在联系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研究将荒野思想作为切入点,结合相关理论,探讨郊野公园作为再野化基址的可能性,为中国郊野公园引入再野化提供理论依据。
  2. 案例分析: 研究国内外再野化的城市景观体系及荒野思想下郊野公园营建案例,分析郊野公园再野化的景观形式和生态效益,归纳郊野公园再野化营建要点:自然主导的生态修复、人与自然互动共存的体系、荒野思想的表达与传递机制。
  3. 策略研究: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郊野公园再野化三项基本原则:“自然”优先、过程性、理解共存;以及三项实施策略:郊野公园再野化条件分析、郊野公园再野化场地设计、管理维护再野化进程。
  4. 实践验证: 以江安河公园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区域再野化条件分析、再野化要素提取、再野化场地构建及公园管理措施拟定等实际操作,验证郊野公园再野化理论框架的可行性。

关键词: 荒野;荒野思想;再野化;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 城市扩张与生态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城市向周边乡村郊野扩张,对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侵占日益严重,引发景观机械化、生物量减少、物种多样性和栖息地下降等生态问题。
  • 野性的消逝: 城市景观演变过程中,人工景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自然野性景观逐渐消失。人造物的质量持续增长,而生物量不断下降,物种结构发生改变,物种栖息地不断萎缩。
  • 生态修复新思路: 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亟需可持续的生态修复与管理新理念和新方法。再野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利用自然力量恢复区域野性,为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新思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研究目的:
    • 探讨郊野公园作为再野化基址的可行性,为城市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新思路。
    • 将再野化理念融入郊野公园营建,构建再野化场地,通过动态演替的荒野景观为郊野公园游憩创造更多可能性。
  • 研究意义:
    • 通过再野化应用,将荒野思想的生态整体主义、自然主导演替、非人类中心主义等理念融入郊野公园营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维持和激发城市绿地的生态保育潜力。
    • 提升国民荒野认知,深化中国本土荒野思想及研究体系,为风景园林专业的研究实践开拓新思路,为解决城市无序扩张和自然资源流失等问题提供新方法。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荒野思想研究:
    • 国外:荒野思想经历了从消极认知到积极探索的转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研究涵盖生态、哲学、美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 国内:荒野研究起步较晚,早期集中于人文领域,近年来逐渐转向自然科学领域,并开始关注再野化和城市荒野等概念。
  • 郊野公园研究:
    • 国外:实践经验丰富,但相关研究文献较少,注重原生景观保护和游憩管理。
    • 国内:起步较晚,但理论研究发展迅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理念和运营管理体系。

1.4 研究内容

  • 荒野思想、郊野公园、再野化等核心概念界定。
  • 国内外再野化应用和郊野公园营建案例分析。
  • 郊野公园再野化原则及策略研究。
  • 江安河公园再野化实证研究。

1.5 研究方法

  • 文献综述法
  • 综合分析法
  • 实地调研法
  • 归纳总结法
  • 地理空间技术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与反思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 荒野: 大面积的、保留自然原貌或被轻微改变的区域,保存着自然的特征和影响力,没有永久或明显的人类聚居点,该区域被保护和管理,以保存其自然状态。
  • 荒野思想: 强调荒野作为一种观念或意识,对荒野实质及与荒野关联的其他事物施加意志作用,是荒野人文概念与荒野物质形态交叉产生的思想体系。
  • 再野化: 在人为干扰之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塑造过程,通过修复“自然过程”,使生态系统恢复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食物网,成为可持续且具有韧性的生态系统。
  • 城市荒野: 城市中自然林地、湿地、无人管理的田园、河流廊道、被遗弃的场地或棕地等自然区域。
  • 郊野公园: 位于城市近郊或远郊地区,以原生和生产性景观为主,拥有良好的自然基础、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特征,并以郊野休闲、风景区植被抚育、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开放性公共空间。

2.2 基础理论研究

  • 环境伦理学: 将伦理学的范畴从人类扩大到非人类世界,倡导“大自然也具有天赋权利”,为荒野哲学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提供理论思辨。
  • 荒野思想与自然的认识体系: 荒野思想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西方人对自然认知的转变过程。四类自然的提出 (原始自然、生产的自然、美学的自然、自我修复的自然) 将荒野思想中人与自然的二分关系整合重塑,为“城市荒野”、“再野化”等概念提供认知基础。
  • 再野化与生态修复: 再野化是一种基于历史面向未来的生态修复方式,强调减少人为干扰,提高区域荒野程度,使生态系统达到自我更迭的自然稳固状态。
  • 潜生植被理论: 指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区域会自然演替形成预期稳定的植被群落。该理论为再野化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2.3 郊野公园再野化理论研析

  • 再野化宏观机遇: 全球生态系统完整性持续下降,再野化可以有效缓解这一趋势,提升生物多样性,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新思路。
  • 中西方荒野认知的差异: 中西方对荒野的认知存在差异,导致对荒野的关注点和研究方向不同。中国可以借鉴西方经验,结合本土实际,发展再野化实践。
  • 中国郊野公园再野化契机: 中国郊野公园建设可以作为再野化实践的试点,将再野化理念融入郊野公园营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第三章 基于荒野思想的郊野公园再野化研究

3.1 再野化的城市景观体系研究

  • 从荒野地到城市荒野景观: 再野化最初应用于大型荒野地修复,现已扩展到城市区域,城市荒野的出现打破了“城市-荒野”的二元对立观念。
  • 再野化的景观形式: 再野化景观强调自然主导,呈现动态演变的特征,例如德国柏林萨基兰德自然公园、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
  • 再野化的生态发展: 再野化可以有效提升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例如萨基兰德自然公园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物种多样性增长 30%。

3.2 郊野公园营建中的荒野思想研究

  • 郊野公园基础构成要素: 原生和生产性景观营造、基础服务设施与活动场所构建、科普教育系统打造。
  • 郊野公园实践的荒野思想分析: 以英国桑顿郊野公园为例,分析其景观营造、设施建设、活动策划等方面的荒野思想体现。
  • 郊野公园的荒野思想植入要点: 公园用地规划、区域自然条件、极少的人工开发、郊野活动。

3.3 郊野公园再野化研究

  • 再野化修复思路与应用模型: 再野化强调自然做功,通过减少人为干扰,恢复区域野性。经典 3Cs 模型 (核心、廊道、食肉动物) 和新 3Cs 模型 (核心、连通性、共生) 为再野化实践提供指导。
  • 郊野公园再野化影响分析: 再野化可以提升郊野公园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 郊野公园再野化营建要点: 自然主导生态修复的土地、人与自然互动共存的体系、荒野思想表达传递的机制。
  • 郊野公园再野化实践研究: 以南昌红土遗址公园为例,分析其再野化设计理念和实践成果。

第四章 荒野思想下郊野公园再野化原则及策略

4.1 基本原则

  • “自然”优先: 以保护自然野性和生态系统为前提,最大程度保留和恢复自然要素。
  • 过程性: 再野化是一个持续的自然演变过程,需要长期监测和管理。
  • 理解共存: 通过科普教育和互动体验,提升公众对荒野的理解和认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4.2 郊野公园再野化条件分析

  • 地理空间宏观分析: 利用中国荒野地图,结合区域地形、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等数据,初步筛选再野化目标区域。
  • 场地再野化数据调研: 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更精确的土壤、植被、动物、水系等数据,分析场地再野化潜力。
  • 荒野发展可持续性研究: 评估目标区域发展成大面积荒野地的潜力,以及与周边区域的连通性。

4.3 郊野公园再野化场地设计

  • 边界: 设置物理和生物边界,将荒野核心区与人类活动区分开,保护荒野生态系统。
  • 取舍: 保留场地原有自然要素,拆除不必要的人工设施,减少人为干预。
  • 引种: 针对生态受损区域,引入关键种或新物种,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 互动: 构建人与自然互动的平台,通过体验和参与,提升公众对荒野的理解和认知。

4.4 管理维护再野化进程

  • 严格保护策略: 对荒野核心区进行严格保护,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
  • 区域限行机制: 对公园其他区域实施限行机制,引导游客行为,减少对荒野的影响。
  • 再野化监测系统: 建立长期监测系统,评估再野化效果,并根据反馈调整管理措施。

第五章 江安河公园再野化实证研究

5.1 区域再野化条件分析

  • 地理信息技术分析: 利用地形分析、人口聚集强度分析、地表覆盖物分析、历史影像对比等方法,评估江安河公园再野化潜力。
  • 荒野资源数据调研: 对江安河公园的地理环境、动物、植被等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其荒野属性。
  • 总体可持续发展研究: 分析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空间发展潜力,以及再野化研究的可行性。

5.2 再野化要素提取

  • 核心区构成要素: 确定核心荒野区和荒野游憩区,保留和修复场地原有自然要素。
  • 共存范式的纽带: 利用江安河作为城市生态与荒野生态的衔接枢纽,构建人与自然互动共存的体系。
  • 演变中的微型荒野: 挖掘城市中的微型荒野,引导其演变成自然主导的荒野生态系统。

5.3 再野化场地构建

  • 设置界限: 利用江安河作为天然界限,分隔人类活动区与荒野核心区。
  • 现状的保留与舍弃: 保留场地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群落等自然要素,拆除不必要的人工设施。
  • 划定生态修复试验区: 设置引种试验区和河道引种试验区,通过人工引种,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 构建共生互动平台: 设置郊野田园、核心荒野互动区等,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共存。

5.4 方案设计与表达

  • 规划思路: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目标,通过功能分区、景观营造、游线设计等手段,展示再野化的演变过程。
  • 总体设计: 将公园划分为核心荒野区、荒野游憩区、水景观赏区、公园游憩区四个区域,构建再野化 3Cs 体系。
  • 详细策略:
    • 塘床景观带: 引种峨眉山基带植被,构建城市景观、仿自然景观、荒野景观的梯度对比。
    • 荒野田园: 保留和修复农田景观,营造观赏和游憩功能兼顾的郊野田园风光。
    • 核心荒野: 严格保护,让其自然演替,展示动态的荒野景观。
    • 树生廊桥: 连接核心荒野区与公园游憩区,促进物种交流和互动。
    • 密林生境: 设置可进入和不可进入生境岛,展示城市生态向荒野生态的转变过程。

5.5 公园管理措施

  • 再野化数据监控: 建立长期监测系统,评估再野化效果,并根据反馈调整管理措施。
  • 管理进入与禁入: 对核心荒野区实施严格保护,禁止或限制人类活动,对其他区域引导游客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 组织公共性活动: 通过科普教育、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活动,提升公众对荒野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再野化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本研究以荒野思想为指导,探索了郊野公园再野化的可行性及方法,并以江安河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郊野公园再野化理论框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郊野公园再野化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郊野公园发展提供新思路。

研究展望

  • 深入研究荒野思想和再野化理论,完善郊野公园再野化理论框架。
  • 开展更多郊野公园再野化实践,积累经验,探索不同类型郊野公园的再野化模式。
  • 加强再野化监测和评估,建立长期数据积累机制,为再野化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推广荒野思想和再野化理念,提升公众对荒野的理解和认知,促进再野化实践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略)

致谢 (略)

补充说明:

  • 文中对江安河公园的再野化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实际建设方案应以政府规划为准。
  • 再野化是一个新兴的生态修复理念,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中国城市绿地建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