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疯牛病”:生成模型的自噬之路

引言

众所周知,不管是文本还是视觉领域,各种生成模型正在以无法阻挡的势头“肆虐”互联网。虽然大家都明白,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妨碍人们越来越频繁地利用生成模型来创作和分享内容。君不见,很多网络文章已经配上了Stable Diffusion模型生成的插图;君不见,很多新闻风格已经越来越显现出ChatGPT的影子。看似无害的这种趋势,正悄然引发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对互联网上充斥的生成模型数据保持警惕?


友情链接:ACEJoy


 

近期发表的论文《Self-Consuming Generative Models Go MAD》揭示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可能性,那就是生成模型正在互联网上的无节制扩张,可能会导致一场数字版的“疯牛病”疫情。本文将带您一起学习这篇论文,探讨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食自己”

一方面,人们使用生成模型的频率越来越高,将会导致互联网上由生成模型创作的内容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生成模型也在更新迭代,其所用的数据也是从互联网爬取的。可以想像,后续的训练集中由生成模型创作的部分占比将会越来越高。换句话说,后面的每一代模型迭代时可能都没有足够多的新鲜数据,纯粹是用自己生产的数据来训练,用广东话说就是“食自己”,这将导致模型的质量或者多样性越来越差,原论文称之为“模型自噬紊乱(Model Autophagy Disorder,MAD)”。

无独有偶,生物学上也曾出现了类似的例子。牛是草食动物,然而,一些畜牧业者为了增强其营养供应,将其他牛的残骸(包括大脑)粉碎并混入饲料中。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一个机智的做法,但未曾想到最后导致了“疯牛症”的出现和大规模传播。这一事例说明,长期的“食自己”可能会导致有害因素累积在生物体内,一旦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触发灾难性的疾病。

因此,我们同样需要反思生成模型的“肆虐”是否会在互联网上引发另一场“疯牛症”——这不仅可能导致信息的同质化,使得各种内容开始变得千篇一律,缺乏原创性和多样性,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无法预见的问题。

降多样性

可能有读者会产生疑问:生成模型不就是对真实数据分布的模拟吗?即便连续地使用生成模型的数据进行迭代训练,应该只是在重复呈现真实的数据分布,怎么会导致多样性的丧失呢?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训练生成模型的数据往往并非直接取自真实分布,而是经过人为的加工处理,比如去噪、规范化和对齐。经过加工后,训练集就已经丧失了部分多样性。例如,我们之所以能观察到很多新闻报道或知乎回答都有一股ChatGPT的味道,并非是因为内容本身,而是因为它们的格式与ChatGPT的相似性,这就说明ChatGPT的训练数据和输出结果的风格都比较明显且局限。再比如,为了降低图像生成模型的训练难度,我们通常需要对图像进行对齐处理,如在训练人脸生成模型时,常常需要将所有人脸的眼睛对齐到同一位置,这些操作也导致了多样性的丧失。

此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由于生成模型本身或者训练技巧等限制,每个生成模型都无法做到完美,此时我们通常会主动地引入一些牺牲多样性来提高生成质量的技巧。比如,对于GAN、Flow等生成模型,我们会选择降低采样噪声的方差,以获得质量更高的生成结果,这就是所谓的截断技巧或退火技巧。另外,如《生成扩散模型漫谈(九):条件控制生成结果》所述,在扩散模型中我们通常引入条件信息以控制输出结果,不管是Classifier-Guidance还是Classifier-Free方案,额外条件的引入也会限制生成结果的多样性。总而言之,在生成模型不尽完美时,我们在平衡质量与多样性过程中,就主动地放弃了部分多样性。

正态分布:简单却深刻的例子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到这种现象,我们接下来将探讨一些具体的例子。作为开始,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正态分布,因为它足够简单,所以求解和分析都更加清晰。但后面我们可以观察到,结果已经足够有代表性了。

假设真实分布是多元正态分布 N(μ0, Σ0),我们用来建模的分布也是正态分布 N(μ, Σ),那么训练模型的过程,就是从训练集里边估计均值向量 μ 和协方差矩阵 Σ。接下来我们假设每一代生成模型训练时,都只用到上一代生成模型创作的数据,这是比较极端的假设,但不可否认当生成模型进一步普及时,这个假设越来越接近成立。

在这些假设下,我们从 t-1 代生成模型 N(μt-1, Σt-1) 中采样 n 个样本 x(1)t-1, x(2)t-1,⋯, x(n)t-1,来训练第 t 代的生成模型:

μt = 1/n ∑_{i=1}^n x(i)t-1
Σt = 1/(n-1) ∑_{i=1}^n (x(i)t-1 - μt)(x(i)t-1 - μt)^⊤

注意,如果加上截断技巧,那么第 t 代的生成模型就是 N(μt, λΣt),其中 λ∈(0,1)。于是可以想象,每一代的方差(多样性)都将以 λ 的比率衰减下去,最后变成零(完全丧失多样性)。如果不使用截断技巧(即 λ=1)是不是就没事了?并不是。根据定义 μt = 1/n ∑_{i=1}^n x(i)t-1,由于 x(i)t-1 都是随机采样得到的,所以 μt 也是一个随机变量,根据正态分布的叠加性,它实际上服从:

μt ∼ N(μt-1, 1/n Σt-1) ⇒ μt ∼ N(μ0, t/n Σ0)

可以预见,当 t 足够大时,μt 本身就会明显偏离 μ0,这对应的是质量的崩溃,而不单单是多样性的降低。

总的来说,截断技巧的引入,会大大加速多样性的丧失速度,而即便没有截断技巧,在长期有限样本的迭代训练中,生成分布也有可能明显偏离原始的真实分布。注意,正态分布这个例子所做的假设已经比一般的生成模型要弱得多,至少它的拟合能力是保证足够的,但这依然不可避免多样性衰减或者质量崩溃,而对于真实世界的数据和能力有限的生成模型来说,理论上只会更加糟糕。

生成模型的实验验证

对于实际的生成模型,理论分析难以进行,所以只能通过实验来探索结果了。原论文做了非常丰富的实验,结果基本上跟正态分布的结论一致,即如果加入截断技巧的话,多样性将会迅速丧失,即使没有截断技巧,经过反复迭代后的模型依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偏离。

小结

本文探讨了当各种生成模型大规模“肆虐”互联网时可能出现的后果。在生成模型反复用自己生成的数据进行更新迭代时,可能会导致信息严重同质化、丧失多样性的问题,类似于曾经因“牛吃牛”而出现的“疯牛病”。原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揭示了生成模型在长期迭代中可能出现的“模型自噬紊乱(Model Autophagy Disorder,MAD)”现象。

尽管生成模型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但我们也需要警惕其潜在的风险。未来,我们或许需要更智能的数据筛选机制和更丰富的数据源来避免这种“食自己”的现象,从而确保生成模型的多样性和质量。

参考文献

希望本文能为您带来一些启发,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生成模型的潜在风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留言交流!


生成模型的未来,或许不只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我们对其使用方式的深思熟虑。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多样化和创新的数字世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