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这座东番西看的海滨城市,在历史的洪流中几经沉浮。但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劲吹,江门终于重拾了依”水”发家的光荣传统。
友情链接:ACEJoy
话说从前,江门就是个靠海吃海的好地方。自古以来,它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各地货物在这里集散,再辐射全球。改革开放后,江门制造业兴起,摩托车、小家电等货品”扬州一把火,江门十八洞”远销海内外。可随着深圳、广州等大港口崛起,江门的出口贸易渐显力不从心。
转机出现在近年。江门人看准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这个大好时机,着力发展起”组合港”模式。这种模式下,江门的内河港口与大型枢纽港口合作无间,货物从江门码头上船后,无需在口岸重复查验手续,直接从大港口驶向远方。出口效率大幅提升,成本也因此而降。
组合港的建立,给江门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过去,一些企业为降低运输成本,不得不在自家厂区兴建私人码头,如今有了组合港,通关就变得无比顺畅。很快,外贸企业逐渐重拾信心,纷纷在江门扎根发展。
江门的货柜码头人来人往,成了繁荣的象征。作为世界集装箱制造巨头中集的大本营,江门每天都有无数集装箱从这里启程,驶向全球各地。而这些集装箱承载的,正是江门企业各式各样的制成品,从摩托车、小家电,到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等新兴行业的力作,应有尽有。
面对货物日渐增多,江门干脆再接再厉,把内河码头不断扩建。高新港就是全国建设规模最大的二类口岸之一,即便无法停靠世界巨舰,也能承运珠三角乃至广西、云南等地的商贸货物,真正成为枢纽中的枢纽。
江门还有个独特优势:临近澳门、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组合港模式下,它从东西两翼包抄,与全球各地港口无缝连接,让珠三角内陆和国际贸易畅通无阻。这既带动了江门本地商企的发展,也加快了招商引资的步伐。
不过,江门的雄心还不止于出口。为开疆进口贸易,它正在扩建保税库和海关监管平台,准备迎接进口肉类、水果等货物直接在港口通关。可以说,依”水”发家的江门,正在重现往日的辉煌。
这种围绕”水经济”的城市蜕变,正是后浪重重而来之际,江门寻找到自身发展的新出路。这座城市曾经一度因出口贸易的放缓而有些蹉跎,现在却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江门人的顽强拼搏,更有大湾区规划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东风相助。
“水”正给江门带来更多的出口、更快的物流、更多企业和人才——这座曾经的海洋明珠正在重焕光彩。期待未来,江门借力”水经济”走向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