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软件

  • 深入理解 Java 异常:从机制到实践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 Java 异常的机制、处理规范和实践应用,并从 JVM 字节码的角度分析了异常处理过程。

    Java 异常的分类和处理机制

    • 异常分类:
      • Throwable: 所有错误和异常的超类,包括 Error 和 Exception。
      • Error: 表示严重的错误,通常是不可恢复的,例如 OutOfMemoryError。
      • Exception: 表示可以被程序处理的异常,分为运行时异常 (RuntimeException) 和非运行时异常 (Checked Exception)。
      • 运行时异常: 编译器不检查,例如 NullPointerException、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非运行时异常: 编译器会检查,例如 IOException、SQLException。
    • 异常处理关键字:
      • try: 监听可能出现异常的代码块。
      • catch: 捕获并处理异常。
      • finally: 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的代码块,通常用于释放资源。
      • throw: 抛出异常。
      • throws: 声明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
    • 异常处理方式:
      • try-catch: 捕获并处理特定类型的异常。
      • try-catch-finally: 捕获并处理异常,并确保 finally 块中的代码执行。
      • try-finally: 不捕获异常,但确保 finally 块中的代码执行。
      • try-with-resource: 自动关闭实现了 AutoCloseable 接口的资源。

    异常处理规范和实践

    • 避免使用异常进行流程控制: 异常处理的性能开销较大,应尽量避免使用异常进行流程控制。
    • 区分异常类型: 捕获和处理异常时,应区分不同的异常类型,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 描述错误信息: 捕获异常后,应使用日志等方式记录详细的错误信息,方便排查问题。
    • 正确传递异常: 抛出异常时,应注意不要抛弃原始异常信息,也不要抛出与捕获异常无关的异常。
    • 关闭资源: 使用 finally 块或 try-with-resource 语句确保资源被正确关闭。

    SpringBoot 项目中的异常处理

    • BasicExceptionController: 处理全局异常,并转发到默认的异常页面。
    • @ExceptionHandler: 在控制器类中处理特定类型的异常。
    • @ControllerAdvice + @ExceptionHandler: 处理全局异常。
    • SimpleMappingExceptionResolver: 配置全局异常处理,将异常映射到不同的页面。
    • HandlerExceptionResolver: 实现该接口来处理全局异常。
    • Spring AOP: 使用切面来拦截和处理异常。

    实际项目中的异常处理

    • 业务异常: 用户操作导致的异常,例如用户未登录、没有权限等。
    • 系统异常: 系统内部错误或接口对接时出现的异常,例如 NullPointerException、参数校验错误等。
    • 根据异常类型进行处理: 对业务异常和系统异常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返回不同的错误码和错误信息。

    从 JVM 角度看异常处理

    • 异常创建的性能开销: 创建异常对象的开销是创建普通对象的 12 倍左右。
    • try-catch 字节码分析: 使用异常表来匹配异常类型,并跳转到相应的处理代码。
    • try-catch-finally 字节码分析: 使用异常表和 goto 指令来确保 finally 块中的代码执行。
    • try-finally 字节码分析: 使用异常表来确保 finally 块中的代码执行。
    • try-with-resource 字节码分析: 编译器将 try-with-resource 语句转换为 try-catch-finally 语句,并自动关闭资源。
    • finally 块和 return 的执行顺序: finally 块中的代码会在 return 语句执行完之后,但在返回之前执行。

    总结

    Java 异常处理机制是保证程序健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开发者需要深入理解异常处理机制和规范,并结合实际项目需求进行合理的异常处理,以提高代码质量和用户体验。

  • 十年风雨,Vue与React:相爱相杀的前端双雄

    从2013年Vue.js横空出世,到React.js席卷全球,这两个前端框架在过去十年间引领着前端技术的潮流,也引发了无数开发者之间的热烈讨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充满“恩怨情仇”的技术发展史。

    早期:初生牛犊,各展锋芒 (2013-2016)

    • Vue.js 以其简洁易学、轻量高效的特点迅速崛起,尤其在中国开发者群体中备受欢迎。它提供了模板语法和双向数据绑定,降低了学习门槛,提高了开发效率。
    • React.js 凭借其强大的组件化思想和虚拟DOM技术,在性能和可维护性方面占据优势。它推崇JSX语法和单向数据流,更符合JavaScript开发者的习惯。

    中期:百花齐放,各有所长 (2017-2020)

    • Vue.js 不断完善生态系统,推出了Vue CLI、Vue Router、Vuex等一系列工具和库,进一步提升了开发体验。同时,Vue.js 2.0的发布带来了虚拟DOM和更好的性能表现。
    • React.js 也在不断进化,React Hooks的出现简化了状态管理和组件复用,React Native的推出则拓展了React的应用场景,使其能够开发跨平台的移动应用。

    后期:成熟稳定,寻求突破 (2021-至今)

    • Vue.js 3.0 带来了 Composition API,提供了更灵活的代码组织方式,并进一步提升了性能。Vue.js 也在积极探索跨平台开发,推出了Vue Native等解决方案。
    • React.js 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并不断推出新功能和优化,例如并发模式、Suspense等。React生态系统也日益繁荣,涌现出Next.js、Gatsby等优秀的框架和工具。

    十年对比,各有千秋

    • 学习曲线: Vue.js 更容易上手,适合新手入门;React.js 学习曲线稍陡峭,但更灵活强大。
    • 性能: 两者性能都非常出色,Vue.js 3.0 在某些场景下甚至略胜一筹。
    • 生态系统: React.js 生态系统更为庞大,拥有更多第三方库和工具;Vue.js 生态系统也在快速发展,日益完善。
    • 应用场景: 两者都适用于各种规模的Web应用开发,React.js 在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方面更具优势。

    未来展望: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Vue.js 和 React.js 都是优秀的前端框架,它们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前端技术的发展。未来,我们期待这两个框架能够继续创新,为开发者带来更好的开发体验,并为构建更加精彩的Web世界贡献力量。

  • 英国邮局 Horizon IT 丑闻:二十年软件灾难及其教训

    英国邮局 Horizon IT 丑闻是一场持续二十多年的软件灾难,导致数百名邮局工作人员被错误地指控盗窃和欺诈,多人入狱甚至自杀。这场丑闻揭示了软件错误、管理失误和司法不公等多方面的问题,也为 IT 行业和企业管理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事件回顾:

    • 1999 年: 英国邮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Horizon 会计软件,用于管理邮局分支机构的财务交易。
    • 2000 年起: 邮局工作人员开始报告 Horizon 软件存在错误,导致账目出现亏空,但邮局管理层忽视了这些投诉。
    • 2000-2014 年: 超过 700 名邮局工作人员被错误地指控盗窃和欺诈,多人被判入狱,甚至有人自杀。
    • 2019 年: 一群邮局工作人员赢得高等法院诉讼,法院裁定 Horizon 软件存在缺陷,导致了错误的指控。
    • 2021 年: 上诉法院推翻了 39 名邮局工作人员的定罪,并认定邮局的起诉行为是滥用司法程序。
    • 2023 年: 英国邮局试图将 Horizon 系统迁移到云端,但因技术挑战而失败,损失了 3100 万英镑。

    丑闻原因:

    • 软件缺陷: Horizon 软件存在大量 bug 和数据错误,导致账目出现亏空。
    • 管理失误: 邮局管理层忽视了员工的投诉,盲目相信软件,并对员工进行错误的指控。
    • 司法不公: 邮局作为自诉人,滥用司法程序,对员工进行不公正的起诉和审判。

    教训与启示:

    • 软件可靠性: 计算机并非万无一失,软件错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企业应重视软件测试和质量控制,避免盲目相信技术。
    • 管理责任: 管理层应倾听员工的反馈,及时调查和解决问题,避免因管理失误导致更大的损失。
    • 数据安全: 企业应采取措施保护数据安全,避免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 IT 项目管理: 复杂的 IT 项目需要谨慎规划和执行,避免操之过急,确保项目成功实施。
    • 道德与社会责任: 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尊重员工权益,避免因追求利益而损害员工和社会利益。

    结语:

    英国邮局 Horizon IT 丑闻是一场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软件错误、管理失误和司法不公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IT 行业和企业管理者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重视软件质量、数据安全和员工权益,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 让PHP插上Go的翅膀:协程并发带来的性能飞跃

    PHP,作为老牌的Web开发语言,以其简单易学、开发效率高而著称。然而,在面对高并发、大量I/O操作的场景时,PHP的同步执行模式往往成为性能瓶颈。

    幸运的是,Go语言的出现为PHP带来了新的曙光。Go语言以其强大的并发能力和高效的协程机制,为PHP注入了新的活力。

    协程:轻量级的并发利器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做饭,需要同时进行多个步骤:洗菜、切菜、煮饭。传统的做法是按顺序完成,先洗菜,再切菜,最后煮饭。这样效率低下,耗时较长。

    而协程就像拥有多个分身,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你可以一边洗菜,一边让另一个“分身”去切菜,同时还能让第三个“分身”去煮饭。这样一来,做饭的效率大大提升。

    Go语言的协程就是这样的“分身”。它们非常轻量级,创建和切换的成本很低,可以轻松实现高并发。

    PHP与Go的协同作战

    那么,如何将Go的协程应用到PHP中呢?博客园的taowen大神提供了一个巧妙的方案:

    1. 嵌入PHP引擎: 使用github.com/deuill/go-php库,将PHP引擎嵌入到Go应用程序中。
    2. 管理PHP上下文: 为了保证协程切换时PHP的执行环境不受影响,需要对PHP的全局上下文进行管理。
    3. 协程调度: 通过一个互斥锁控制对PHP引擎的访问,实现协程的调度。当PHP函数需要等待I/O操作时,它会释放锁,让其他协程执行,从而实现异步I/O。

    性能提升,立竿见影

    通过这样的协同作战,PHP应用程序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高并发处理: 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提高服务器的吞吐量。
    • 异步I/O: 避免了I/O操作阻塞主线程,提高了响应速度。
    • 平滑迁移: 可以逐步将PHP代码迁移到Go,充分利用Go的优势。

    未来展望:PHP的华丽转身

    Go语言的协程为PHP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将Go的并发能力与PHP的易用性相结合,我们可以构建更加高效、可扩展的Web应用程序。

    未来,PHP将不再是那个“慢吞吞”的脚本语言,而是插上Go的翅膀,在高并发、高性能的舞台上展翅翱翔!

  • Go 语言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高效运行的幕后英雄

    Go 语言以其简洁、高效著称,而这背后离不开其优秀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今天,我们将揭开 Go 语言高效运行的幕后秘密,带你一步步了解 Go 语言是如何管理内存和进行垃圾回收的。

    第一步:了解应用程序的内存结构

    想象一下,应用程序就像一个有序的图书馆,内存就是图书馆的书架,存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 (数据)。书架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存放代码的区域、存放数据的区域等等。其中,堆和映射区就像图书馆的公共阅览室,存放着用户可以自由借阅的书籍。Go 语言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两块区域。

    第二步:Go 语言如何管理内存?

    Go 语言采用了 TCMalloc 分配模式,就像图书馆的管理员将阅览室的书架划分成不同大小的格子,根据书籍的大小将它们放到合适的格子里。这样,当用户需要借阅书籍时,管理员可以快速找到合适的格子,提高了效率。

    Go 语言的堆空间还分为三层,就像图书馆的阅览室分为不同的区域,例如儿童区、成人区等等,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第三步:Go 语言如何进行垃圾回收?

    当用户借阅完书籍后,需要将书籍归还到阅览室。Go 语言的垃圾回收机制就像图书馆的管理员,定期检查阅览室的书籍,将无人借阅的书籍 (垃圾对象) 清理掉,释放空间。

    Go 语言采用三色标记法来识别垃圾对象,就像管理员给每本书贴上标签,白色表示无人借阅,灰色表示正在检查,黑色表示有人借阅。最终,贴着白色标签的书籍就是无人借阅的垃圾书籍。

    第四步:Go 语言与 Java 的内存管理和 GC 机制比较

    Go 语言和 Java 都是常用的编程语言,但它们在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方面存在一些差异。Go 语言的设计理念是尽量将数据存储在栈上,减少堆上的对象数量,就像图书馆鼓励用户将书籍借回家阅读,减少阅览室的书籍数量。而 Java 则将所有对象都存储在堆上,就像图书馆的所有书籍都放在阅览室里。

    Go 语言的内存结构更加规整,就像图书馆的书架格子大小一致,而 Java 的内存结构更加紧凑,就像图书馆的书架格子大小不一。这导致 Go 语言存在内部碎片,但垃圾回收效率更高。

    第五步:如何改进 Go 语言的垃圾回收?

    为了提高 Go 语言的垃圾回收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

    • 尽量减少堆上分配的对象数量,就像图书馆鼓励用户将书籍借回家阅读。
    • 调节垃圾回收的频率,就像图书馆管理员根据阅览室的书籍数量调整检查频率。

    总结:

    Go 语言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高效且易于理解,为 Go 语言的高性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了解这些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编写高效的 Go 应用程序。就像图书馆的管理员一样,Go 语言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默默地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洁、高效的运行环境。

  • Go 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详解:深入理解 Go 语言高效运行机制

    Go 语言以其高效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著称,本文将深入探讨 Go 语言在这方面的设计理念和实现细节,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Go 语言的高效运行机制。

    背景知识:

    • 应用程序内存结构: 了解应用程序在操作系统层面的内存结构,包括堆、栈、代码段等,是理解内存管理的基础。
    • 堆和映射区: 堆和映射区是需要用户程序自己管理的内存区域,Go 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主要针对这两块区域。

    Go 的内存管理:

    • TCMalloc 分配模式: Go 采用 TCMalloc 分配模式,将内存划分成不同规格的页 (span class),根据对象大小分配到对应规格的页,实现高效的内存分配。
    • 三层结构: Go 的堆空间分为 mcache、mcentral 和 mheap 三层,分别满足不同的分配需求,并通过无锁分配机制提高效率。
    • 内存区域划分: Go 将内存分为 bitmap、spans 和 arena 三块区域,分别用于记录对象占用情况、管理规格页和存储数据,实现高效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

    Go 的垃圾回收:

    • 三色标记法: Go 采用三色标记法识别垃圾对象,将所有对象标记为白色 (未标记)、灰色 (标记中) 或黑色 (已标记),最终未标记的对象即为垃圾。
    • 写屏障: 为了应对并发环境下指针变化导致的漏标问题,Go 引入了写屏障机制,在指针变化时进行额外的标记操作,确保所有垃圾对象都能被识别。
    • GC 阶段: Go 的垃圾回收分为标记开始、标记和标记结束三个阶段,其中标记结束阶段会进行 STW (Stop The World),暂停程序执行,完成最终的标记和清理工作。

    Go 与 Java 的内存管理和 GC 机制比较:

    • 设计理念: Go 假设大部分变量存储在栈上,堆上只有少量对象,而 Java 则将所有对象都分配到堆上,导致 Go 的内存占用更低。
    • 内存结构: Go 采用规整的内存结构,而 Java 采用紧凑的内存结构,导致 Go 存在内部碎片,但 GC 效率更高。
    • GC 策略: Java 采用分代 GC,而 Go 没有分代 GC,但 Go 的 STW 时间更短,GC 效率更高。

    如何改进 Go 的 GC:

    • 减少堆上分配: 通过预分配切片和 map 大小、复用 string、减少反射等方式,减少堆上分配的对象数量,降低 GC 压力。
    • 调节 GC 频率: 通过设置 GC 百分比和内存限制等参数,调节 GC 频率,平衡内存占用和 GC 效率。

    总结:

    Go 语言的内存管理和垃圾回收机制高效且易于理解,为 Go 语言的高性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机制,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编写高效的 Go 应用程序。

  • FIDO2详细解析

    FIDO2是FIDO联盟最新的规范集,它使用户能够在移动和桌面环境中轻松地对在线服务进行身份验证。FIDO2规范由万维网联盟(W3C)的Web身份验证(WebAuthn)规范和FIDO联盟的客户端到身份验证器协议(CTAP)组成[1]

    FIDO2的目标是让世界超越密码,提供一种更安全、更便捷的身份验证方法。它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个关键组件:

    1. WebAuthn:WebAuthn是FIDO2的一部分,它是一种使用JavaScript提供的API,用于与身份验证设备进行交互。Web服务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实施WebAuthn标准,使浏览器能够与身份验证设备进行通信[2]
    2. CTAP:CTAP是客户端到身份验证器协议,它定义了浏览器和身份验证器之间的通信协议。CTAP允许浏览器向身份验证器发送请求,并接收来自身份验证器的响应。这样,浏览器可以与用户的身份验证设备进行交互,完成身份验证过程[2]
    3. 身份验证器:身份验证器是用于进行身份验证的设备,例如USB密钥、智能手机或计算机的可信平台模块(TPM)。这些设备保存用户的密钥,并在与服务交互时使用它们。身份验证器可以通过CTAP协议与浏览器进行通信,完成身份验证过程[3]

    FIDO2的工作流程如下:

    1. 用户登录服务: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Web服务。
    2. 选择FIDO2身份验证:用户选择使用FIDO2进行身份验证,而不是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3. 与身份验证器交互:浏览器通过WebAuthn API与用户的身份验证器进行交互,向其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
    4. 完成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器使用保存的密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将结果发送回浏览器。
    5. 访问服务:如果身份验证成功,用户将获得访问服务的权限。

    FIDO2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 更安全:FIDO2使用公钥加密技术,用户的私钥保存在身份验证器中,不会被泄露。这比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更安全。
    • 更便捷:用户只需使用身份验证器进行一次注册,以后就可以通过简单的身份验证过程访问多个服务,无需记住多个密码。
    • 跨平台支持:FIDO2可以在移动和桌面环境中使用,支持多种设备和操作系统。

    缺点:

    • 设备依赖性:FIDO2需要用户拥有兼容的身份验证器设备,如果用户没有这样的设备,就无法使用FIDO2进行身份验证。
    • 依赖网络:FIDO2需要与Web服务进行通信,因此需要网络连接。如果网络不可用,用户无法进行身份验证。

    总结:

    FIDO2是一种新的身份验证方法,它通过结合WebAuthn和CTAP规范,使用户能够在移动和桌面环境中轻松地对在线服务进行身份验证。FIDO2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但需要用户拥有兼容的身份验证器设备和网络连接。


    Learn more:

    1. 了解FIDO2:WebAuthn 和 CTAP_贝塔贝卡贝的博客-CSDN博客
    2. FIDO2+WebAuthn认证详解-CSDN博客
    3. 金融部门的 FIDO2:优点和缺点 (Pavel Melnichenko) – Plato Data Intelligence
  • WebAuthn 详细解析

    WebAuthn是一种无密码身份验证技术,它允许用户在网站上进行安全的身份验证,而无需使用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通过WebAuthn,用户可以使用指纹、面部识别、USB密钥等多种身份验证方式来登录网站,从而提高安全性和便利性。

    下面是对WebAuthn的详细解析:

    1. 什么是WebAuthn?

    WebAuthn,全称Web Authentication,是W3C(万维网联盟)制定的一种用于在浏览器上进行身份验证的API。它是FIDO2(Fast Identity Online 2)标准的一部分,旨在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身份验证方式。

    2. WebAuthn的工作原理

    WebAuthn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注册阶段

    • 用户在网站上选择使用WebAuthn进行身份验证。
    • 网站生成一个随机的挑战(Challenge)并将其发送给用户。
    • 用户的认证器(Authenticator)生成一对公私钥,并将公钥与用户的身份信息绑定。
    • 认证器将公钥、挑战和其他相关信息一起进行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发送给网站。
    • 网站将用户的公钥和签名结果保存起来,用于后续的身份验证。

    2.2 身份验证阶段

    • 用户在网站上选择使用WebAuthn进行身份验证。
    • 网站生成一个随机的挑战(Challenge)并将其发送给用户。
    • 用户的认证器(Authenticator)使用保存的私钥对挑战进行签名,并将签名结果发送给网站。
    • 网站验证签名结果的有效性,如果一致则表示用户身份验证通过。

    3. WebAuthn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WebAuthn相比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身份验证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 更高的安全性:使用公私钥对挑战进行签名,避免了密码泄露的风险。
    • 更便捷的用户体验:用户可以使用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无需记住复杂的密码。
    • 跨平台支持:WebAuthn可以在不同平台上使用,包括桌面浏览器、移动设备等。

    WebAuthn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 网站登录:用户可以使用WebAuthn进行网站登录,提高登录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 二次验证:WebAuthn可以作为二次验证的一种方式,提供额外的安全层级。
    • 身份认证:WebAuthn可以用于身份认证,例如在金融、医疗等领域进行身份验证。

    4. 使用WebAuthn的注意事项

    使用WebAuthn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需要使用HTTPS协议或处于localhost环境下,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 不同浏览器对WebAuthn的支持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开发者需要进行兼容性测试。
    • 用户需要拥有支持WebAuthn的认证器,例如指纹识别设备、USB密钥等。

    以上是对WebAuthn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无密码身份验证技术。


    Learn more:

    1. WebAuthn无密码身份验证技术无密码身份认证李昂的数字之旅的博客-CSDN博客
    2. 谈谈 WebAuthn-CSDN博客
    3. 使用WebAuthn实现更安全的Web身份认证-阿里云开发者社区
  • 什么是WebAuthn?

    WebAuthn是一种无密码身份验证技术,它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便捷的身份认证方式。下面将详细解析WebAuthn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什么是WebAuthn?

    WebAuthn是由W3C制定的Web身份认证标准,全称为Web Authentication。它使用公钥加密技术,允许用户通过生物特征(如指纹、面部识别)或硬件密钥(如USB密钥)来进行身份验证,从而实现更强大的身份认证。

    WebAuthn的工作原理

    WebAuthn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用户注册:用户在第一次登录时,选择并注册一种或多种生物特征或硬件密钥作为身份认证凭证[2]
    2. 身份认证请求:用户在登录时,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身份认证请求,请求身份验证[2]
    3. 凭证创建:服务器生成一次性的随机挑战,并将其发送给浏览器[2]
    4. 身份认证:浏览器使用注册的生物特征或硬件密钥对随机挑战进行签名,然后将签名和挑战发送给服务器[2]
    5. 身份认证验证:服务器验证签名和挑战的有效性,如果验证通过,则允许用户登录[2]

    WebAuthn的优势

    WebAuthn具有以下优势:

    1. 更安全的身份认证:WebAuthn使用公钥加密技术,保护用户的私钥不被传送到服务器,从而实现更安全的身份认证。即使服务器被攻击或数据泄露,用户的私钥仍然是安全的[2]
    2. 更便捷的身份认证:用户可以选择多种身份认证方式,并且在注册凭证后,无需再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行身份认证[2]

    总结

    WebAuthn是一种无密码身份验证技术,通过使用公钥加密技术和生物特征或硬件密钥进行身份认证,实现了更安全、更便捷的身份认证方式。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明了,同时具有更安全的身份认证和更便捷的用户体验的优势。


    Learn more:

    1. WebAuthn无密码身份验证技术无密码身份认证李昂的数字之旅的博客-CSDN博客
    2. 使用WebAuthn实现更安全的Web身份认证-阿里云开发者社区
    3. 构建您的首个 WebAuthn 应用 | Google for Developers
  • 带你走进MathJax:让所有浏览器都能美绘数学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博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个名为MathJax的神奇工具,它将为你打开一个全新的、美丽的数学世界。对,你没有听错,这是一个能让所有浏览器都能优雅地展示数学公式的工具。无需为了阅读者进行繁琐的设置,一切都如你所愿,就是这么简单!

    MathJax:变革者

    MathJax,就是它,能够将你的传统印刷内容转化为现代化、易于访问的网页内容和电子书。无论是旧时的文档,还是新的在线内容,MathJax都能轻松转化,为特殊需要的读者提供全面的访问体验。更妙的是,MathJax也可以在服务器端工作流中使用,以准备可离线查看的内容或生成与现代电子书阅读器兼容的文档。只需要一次联系,我们就可以为你的机构提供有关内容转化服务的更多信息。

    MathJax:教育者

    你们的教育工作需要帮助吗?MathJax团队也是教育家,他们愿意培训你的员工使用我们的资源来准备在线教学材料和创建易于访问的STEM内容。无论是支持在线教学,还是在线考试,MathJax都能提供帮助。我们甚至可以为你的教师、教员和员工提供培训,教他们如何准备全面可访问的数学课程材料。

    MathJax:顾问

    当然,我们的服务并非只有以上这些。MathJax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系统,能够根据任何应用和任何内容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定制。无论是静态网站还是高动态环境,无论是简单的教学讲义还是科学出版中的精密排版,MathJax都能胜任。不仅如此,我们还关注网页内容、软件解决方案和工作流的无障碍访问,我们会与你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确保你的材料是完全无障碍的。

    MathJax:艺术家

    MathJax不仅仅是工具,更是艺术的创造者。它使用CSS和网络字体或SVG,而非位图图像或Flash,因此,无论怎样缩放,公式都能与周围的文本保持一致。MathJax的输入和输出模块也极其灵活,可以使用MathML,TeX和ASCIImath作为输入,生成HTML+CSS,SVG或MathML作为输出。而且MathJax与屏幕阅读器兼容,提供表达式缩放和交互式探索,你还可以将公式复制到Office,LaTeX,wiki和其他软件中。

    MathJax:无障碍和可重用

    MathJax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无障碍扩展,这些扩展在客户端提供导航、探索和发声。通过MathJax的上下文菜单,你可以访问任何数学表达式的源代码,无论是MathML格式,还是原始的TeX或AsciiMath格式。

    是的,这就是MathJax,一个美丽的、无障碍的、可重用的数学显示引擎。它是你的内容变革者,是你的教育者,是你的顾问,也是你的艺术家。让我们一起,用MathJax打造一个美丽、访问性强、充满创新的数学世界!

    结语

    在本篇博客中,我向大家介绍了MathJax这个神奇的工具。它能够让所有的浏览器都能优雅地展示数学公式,无需为了阅读者进行繁琐的设置,一切都如你所愿。MathJax不仅可以帮助你将传统印刷内容转化为现代化、易于访问的网页内容和电子书,还可以在服务器端工作流中使用,为特殊需要的读者提供全面的访问体验。此外,MathJax团队也是教育家,他们愿意培训你的员工使用我们的资源来准备在线教学材料和创建易于访问的STEM内容。

    无论你是老师、学生,还是科研人员,只要你与数学打交道,MathJax都能为你提供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MathJax的信息,欢迎联系我们。记住,数学是美丽的,而MathJax,就是展示这种美丽的最佳工具。

    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 让 PHP 跑的更快

    1. HipHop Virtual Machine (HHVM)

    HHVM 是一个开源的 PHP 编译器,可以将 PHP 代码编译成字节码,然后由虚拟机执行。它可以显著提高 PHP 的执行速度,并且支持多种语言特性,例如类型检查和协程。

    2. Phalanger

    Phalanger 是一个将 PHP 编译成 .NET 程序集的编译器。它可以显著提高 PHP 的执行速度,并且支持多种语言特性,例如类型检查和泛型。

    3. Quercus

    Quercus 是一个将 PHP 编译成 Java 字节码的编译器。它可以显著提高 PHP 的执行速度,并且支持多种语言特性,例如类型检查和异常处理。

    4. Peachpie

    Peachpie 是一个将 PHP 编译成 C# 程序集的编译器。它可以显著提高 PHP 的执行速度,并且支持多种语言特性,例如类型检查和泛型。

    5. Swoole

    Swoole 是一个高性能的 PHP 协程库,可以显著提高 PHP 的并发能力。它支持多种语言特性,例如协程、事件驱动和非阻塞 I/O。

    这些编译工具可以帮助您提高 PHP 的执行速度,并且支持多种语言特性。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编译工具。

  • 让我们一起探索 WordPress 插件开发的神秘之旅 — 钩子(Hooks)

    你是一名 WordPress 开发者,或者是一个对 WordPress 插件开发充满好奇的新手吗?如果是,那么你来对了地方。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 WordPress 插件开发的神秘之旅。今天我们将重点了解一个关键的概念 — 钩子(Hooks)。

    在插件开发的世界中,钩子就像是一条纽带,它将你的代码与 WordPress 的核心代码相连接,使之成为 WordPress 功能的一部分,而无需直接修改核心代码。这种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升级到 WordPress 的新版本,而无需修改任何代码。

    钩子是如何工作的?

    钩子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当 WordPress 的工作流程到达某一点时,它会检查是否有任何函数需要”钩入”(即插入)到这一点。如果有,这些函数就会被执行。这就是所谓的“动作钩子”。

    另一种类型的钩子是“过滤器钩子”。这种钩子允许你修改 WordPress 生成的数据,然后返回修改后的数据。这使得你可以在不改变原始数据的情况下,改变数据的显示方式。

    钩子在插件开发中的重要性

    没有钩子,插件就无法改变 WordPress 的功能。钩子系统贯穿整个插件开发过程,几乎每一个插件的开发中都会用到。在你学会了钩子的用法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 WordPress 这个平台这么强大,并有上千个插件供几百万用户使用了。

    如何在插件中使用钩子?

    在你的插件中使用钩子非常简单。首先,你需要确定你需要在何处插入代码。然后,你需要创建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将包含你需要执行的代码。最后,你需要告诉 WordPress 在何时执行你的函数,这就是你需要使用的动作钩子。

    过滤器钩子的使用方式几乎相同。你需要创建一个函数,这个函数会接收原始数据,修改它,然后返回。然后,你需要告诉 WordPress 在何时执行你的函数,这就是你需要使用的过滤器钩子。

    如何在类中使用钩子?

    在类中使用钩子与在函数中使用钩子非常相似。你只需要在添加动作或过滤器时,将函数名替换为一个数组,数组的第一个元素是类的实例(通常是 

    *** QuickLaTeX cannot compile formula:
    this</code>),第二个元素是方法名。
    <!-- /wp:paragraph -->
    
    <!-- wp:paragraph -->
    在 WordPress 中,过滤器钩子(Filter Hook)是一种用于修改或过滤数据的机制。它允许开发者在特定的时间点拦截和修改数据,并返回修改后的结果。过滤器钩子广泛应用于 WordPress 的核心功能和插件开发中,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自定义和扩展 WordPress 的行为。
    <!-- /wp:paragraph -->
    
    <!-- wp:paragraph -->
    过滤器钩子包含两个关键元素:钩子名称和回调函数。钩子名称是用来标识特定的过滤器的字符串,而回调函数则是在钩子触发时执行的代码。回调函数接受一个或多个参数,并返回经过修改后的数据。
    <!-- /wp:paragraph -->
    
    <!-- wp:paragraph -->
    下面是一个示例,演示了如何创建并使用一个过滤器钩子:
    <!-- /wp:paragraph -->
    
    <!-- wp:code -->
    <pre class="wp-block-code"><code><code>// 创建一个过滤器钩子
    function my_custom_filter(
    
    *** Error message:
    Unicode character ) (U+FF09)
    leading text: $this</code>)
    Unicode character , (U+FF0C)
    leading text: $this</code>),
    Unicode character 第 (U+7B2C)
    leading text: $this</code>),第
    Unicode character 二 (U+4E8C)
    leading text: $this</code>),第二
    Unicode character 个 (U+4E2A)
    leading text: $this</code>),第二个
    Unicode character 元 (U+5143)
    leading text: $this</code>),第二个元
    Unicode character 素 (U+7D20)
    leading text: $this</code>),第二个元素
    Unicode character 是 (U+662F)
    leading text: $this</code>),第二个元素是
    Unicode character 方 (U+65B9)
    leading text: $this</code>),第二个元素是方
    Unicode character 法 (U+6CD5)
    leading text: $this</code>),第二个元素是方法
    Unicode character 名 (U+540D)
    
    
    data ) { // 修改数据 modified_data =data . ' (Modified)'; // 返回修改后的结果 return modified_data; } add_filter( 'my_custom_filter_hook', 'my_custom_filter' );  // 在钩子触发时调用回调函数data = 'Hello'; filtered_data = apply_filters( 'my_custom_filter_hook',data ); // 输出修改后的结果 echo filtered_data; // 输出:Hello (Modified)</code> </code></pre> <!-- /wp:code -->  <!-- wp:paragraph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名为 <code>my_custom_filter</code> 的回调函数,它接受一个参数 <code>data 并返回修改后的结果。然后,我们使用 add_filter 函数将这个回调函数添加到名为 my_custom_filter_hook 的过滤器钩子上。

    最后,我们使用 apply_filters 函数来触发钩子并调用回调函数。我们将字符串 'Hello' 作为参数传递给 apply_filters 函数,然后它将调用 my_custom_filter 函数并返回修改后的结果。最后,我们将修改后的结果输出到屏幕上。

    通过使用过滤器钩子,您可以在 WordPress 中的许多地方拦截和修改数据。这使得您能够以非常灵活的方式自定义和扩展 WordPress 的功能,无需修改核心代码或插件的源代码。

    创建自定义钩子

    作为插件开发者,你不仅可以使用 WordPress 内置的钩子,还可以创建自己的钩子,供其他插件和模板使用。这使得你的插件更灵活,更易于扩展。

    在哪里可以找到钩子?

    你可以在 WordPress 的核心代码中找到所有的钩子,或者在网上查找钩子的参考列表。你也可以搜索如 “do_action”、”do_action_ref_array”、”apply_filters”、”apply_filters_ref_array” 等关键字,以找到更多的钩子。

    掌握了钩子的使用,你就拥有了改变 WordPress 功能的强大工具。所以,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神奇的插件开发之旅吧!希望你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并拥有一次丰富的学习体验。

  • 钩子(Hooks):WordPress 插件开发的神器

    各位WordPress的同仁们,你们是否曾被插件开发中的一些问题困扰,想要修改WordPress的工作流程却又不敢动核心代码?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强大的工具,那就是我们的主角——钩子(Hooks)。它就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能让我们无需直接修改核心代码,就可以改变WordPress的工作方式。这将使得我们在升级WordPress时无需担心代码的兼容问题。

    钩子:WordPress的精髓

    钩子是WordPress的精髓所在,它允许我们在插件开发中插入代码,改变WordPress的工作流程。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直接修改核心代码的情况下,方便的升级WordPress的新版本,而不需要修改任何代码。

    如果我们直接修改了核心代码,那么在下一次WordPress升级时,所有的改动就会被覆盖掉。而使用钩子,我们可以在核心目录之外单独开发插件,这样就保证了代码在升级时的安全性。

    没有钩子,插件就无法改变WordPress的功能。钩子系统会贯穿整个插件的开发过程,而且在几乎每一个插件的开发中都会用到。掌握了钩子的用法,你就会明白为什么WordPress这个平台这么强大,并有上千个插件供几百万用户使用。

    两类钩子:动作钩子和过滤器钩子

    WordPress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钩子:动作钩子和过滤器钩子。动作钩子(Action Hooks)让我们可以在特定的时刻执行一个函数,而过滤器钩子(Filter Hooks)则让我们可以操作通过钩子的输出。这两种钩子都是开发插件时的重要工具。

    动作钩子让你可以在WordPress加载过程中或者当某个事件发生的特定时刻触发一个函数。比如,你可能想要在WordPress加载一个页面或者保存一篇文章时执行一个函数。

    过滤器钩子则让你可以对通过钩子的数据进行修改。比如,你可以修改文章的内容,或者更改网站的标题等。

    钩子的使用

    要使用钩子,我们需要使用到 do_action() 和 add_action() 这两个函数。do_action() 是触发一个动作钩子,而 add_action() 是向一个动作钩子添加一个函数。

    例如,我们可以在前台的 <head> 里面添加一个名为 wp_head 的钩子,这个钩子经常被用来添加 meta 信息,样式表,和 js 脚本。

      do_action('wp_head');
    

    当这段代码在WordPress中执行时,它会寻找任何为 wp_head 动作钩子注册的动作,然后按照特定顺序执行它们。

    要向一个动作钩子添加一个函数,我们需要使用 add_action() 函数。例如,我们可以向 wp_footer 钩子添加一个函数,这个函数会在每次页面加载时执行。

    add_action( 'wp_footer', 'your_function' );
    

    其中,'wp_footer' 是你的函数执行时的动作钩子的名称,'your_function' 是你希望WordPress调用的函数名。

    结语

    钩子是WordPress插件开发中的一个强大工具,它让我们能在不改变核心代码的情况下,改变WordPress的工作流程。

  • 一步一步学习Penrose:创造美丽的数学图像

    大家好!欢迎来到这篇关于Penrose的博客文章。准备好开启创造美丽图像的旅程了吗?无论你是数学领域的专家,还是编程初学者,Penrose都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友好的平台,让你轻松地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图形。

    Penrose: 一个新的视角

    我们经常会用笔或者铅笔来画出我们理解的概念,让它们从抽象变为具体。那么在Penrose中,我们是如何创造图像的呢?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想要画出你家的物品,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我们的领域,也就是你家中的所有物品。然后,我们列出所有我们想要在图像中展示的物体,这些物体在Penrose中被称为”物质”。例如,你的椅子就是你家中的一个特定的物体。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出这些物体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家中的植物每周需要浇水的次数来对它们进行分组,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植物的视觉集群图。然后,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大小和组合来绘制图像,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风格来表现。

    用Penrose来创造美丽的图像

    Penrose的主要目标是从数学陈述中创建美丽的图像。如果一个椅子是房子中的一个物体,那么一个向量也可以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物体。使用Penrose,你可以构建任何你想要可视化的数学领域。

    要使用Penrose创建图像,我们需要在三个特定的文件中编写代码。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我们的物体领域,因为Penrose并不知道你的家中有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是椅子。除了定义你的领域中的物体类型,你还需要描述你的领域中可能的操作。其次,我们需要存储我们想要在图像中包含的特定物质,这样Penrose才知道具体要为你画什么。最后,我们需要定义我们想要用来可视化我们的物质的样式。

    这三个文件分别对应于:

    • .domain文件,定义特定领域的语言。
    • .substance文件,创建数学内容的物质。
    • .style文件,指定视觉表示的样式。

    在一般情况下,每一个图像都会有一个独特的.substance文件,包含了图像的特定实例,而.domain和.style文件可以应用到很多不同的图像中。

    现在,你已经准备好开始你的Penrose之旅,制作你的第一个Penrose图像了!在接下来的教程中,我们将会一步步教你如何创建包含两个集合的图像,如何描绘子集的概念,以及如何展示向量的加法。让我们一起来开启这个精彩的旅程吧!

  • Cython并行编程:揭秘Cython并行模块

    欢迎各位读者,我们今天将要探索的主题是Cython的并行编程功能。如果你是一名Python开发者,对于如何提升代码运行效率感兴趣,那么本文定会让你大开眼界。Cython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能让Python代码运行得更快,而且还支持原生的并行化。今天,我们要深入探索的正是Cython 3版本的并行模块。

    Cython并行模块的使用需要明确两种语法:Cython专有的cdef语法和纯Python语法。这两种语法都能让我们在Python代码中使用C数据类型,只需要导入特殊的cython模块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纯Python语法时,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最新的Cython 3版本。

    Cython通过cython.parallel模块支持原生并行化。要使用此类并行化,必须释放GIL(Python全局解释器锁)。目前,Cython支持OpenMP,未来可能会支持更多后端。

    并行循环:cython.parallel.prange()

    Cython提供了一个名为prange的函数,用于并行循环开发。prange函数会自动启动一个线程池,并根据设定的调度策略分配工作。它的使用方式与Python的range函数相似,但是提供了更多功能,包括线程局部变量、变量归约和私有变量。以下是两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使用纯Python语法,一个使用Cython语法:

    from cython.parallel import prange
    
    i = cython.declare(cython.int)
    n = cython.declare(cython.int, 30)
    sum = cython.declare(cython.int, 0)
    
    for i in prange(n, nogil=True):
        sum += i
    from cython.parallel import prange
    
    cdef int i
    cdef int n = 30
    cdef int sum = 0
    
    for i in prange(n, nogil=True):
        sum += i

    并行区域:cython.parallel.parallel()

    Cython还提供了parallel指令,它可以用在with语句中,以并行方式执行代码序列。这在设置prange中用于线程局部缓冲区的情况下非常有用。下面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线程局部缓冲区:

    from cython.parallel import parallel, prange
    from cython.cimports.libc.stdlib import abort, malloc, free
    
    @cython.nogil
    @cython.cfunc
    def func(buf: cython.p_int) -> cython.void:
        pass
        # ...
    
    idx = cython.declare(cython.Py_ssize_t)
    i = cython.declare(cython.Py_ssize_t)
    j = cython.declare(cython.Py_ssize_t)
    n = cython.declare(cython.Py_ssize_t, 100)
    local_buf = cython.declare(p_int)
    size = cython.declare(cython.size_t, 10)
    
    with cython.nogil, parallel():
        local_buf: cython.p_int = cython.cast(cython.p_int, malloc(cython.sizeof(cython.int) * size))
        if local_buf is cython.NULL:
            abort()
    
        # populate our local buffer in a sequential loop
        for i in range(size):
            local_buf[i] = i * 2
    
        # share the work using the thread-local buffer(s)
        for j in prange(n, schedule='guided'):
            func(local_buf)
    
        free(local_buf)

    获取线程ID:cython.parallel.threadid()

    Cython并行模块还提供了threadid函数,用于获取当前线程的ID。对于n个线程,ID将从0到n-1。

    编译

    最后,要实# Cython并行编程:揭秘Cython 3.0.5并行模块

    欢迎来到我们今天的故事,我要带你一起探索一个神秘的领域——Cython的并行编程。如果你是Python的忠实粉丝,对如何提升Python代码运行效率的问题抱有热切的兴趣,那么这篇文章一定不会让你失望。接下来,我们要深入探讨的是Cython 3.0.5版本的并行模块。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Cython提供了两种语法:Cython专有的cdef语法和纯Python语法。这两种语法都能让我们在Python代码中使用C数据类型,只需要导入特殊的cython模块即可。如果你选择使用纯Python语法,强烈推荐你使用最近的Cython 3版本,这样你将会体验到更多的改进和优化。

    Cython通过cython.parallel模块支持原生的并行化。要使用这种并行化,必须释放GIL(Python全局解释器锁)。目前,Cython支持OpenMP,并且未来可能会支持更多的后端。

    轻松实现并行循环:cython.parallel.prange()

    Cython提供了一个名为prange的函数,用于并行循环开发。当你使用prange时,OpenMP会自动启动一个线程池,并按照你设定的调度策略分配工作。这个函数的参数与Python的range函数相似,但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包括线程局部变量和归约,以及最后的私有变量。你可以把prange看作是一个更强大、更灵活的range

    并行区域:cython.parallel.parallel()

    除了prange,Cython还提供了parallel函数,它允许你在一个指定的代码块中并行执行多个任务。这在你需要在prange的循环体中使用线程局部缓冲区的场景中特别有用。

    获取线程ID:cython.parallel.threadid()

    在一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知道当前执行的是哪一个线程。Cython并行模块提供了threadid函数,你可以通过它获取当前线程的ID。

    Cython的并行编程功能为Python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让Python代码能够更好地利用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还能在处理大数据或者复杂计算任务时,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感谢你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在编程的世界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好奇和热情,不断探索未知,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 探索Zig:小巧而强大的编程语言

    你是否曾经对一门编程语言深入研究,却发现它的复杂性超出你的预期?你是否寻找过一种编程语言,既强大又灵活,同时又简单易懂?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让我来向你介绍一门称为Zig的语言,它可能正是你一直在寻找的那种语言。

    Zig是一种专注于优化和易用性的编程语言。与C++、D和Rust等其他编程语言相比,Zig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编程体验,让你可以真正专注于编程,而不是花费无尽的时间去理解编程语言本身。

    Zig的主要特点

    简洁易懂

    Zig的语法简洁明了,全语法只有500行PEG文法文件。它没有隐藏的控制流,隐藏的内存分配,也没有预处理器和宏。这意味着如果Zig代码看起来没有跳转去调用一个函数,那么它就不会调用。这种清晰的语法规则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性能与安全并重

    Zig提供了四种构建模式,你可以在编程时自由选择。这四种模式包括调试,释放安全,释放快速,和释放小。这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可以在需要最大性能的地方禁用安全检查,而在其他地方保持代码的安全性。

    兼容C语言

    Zig不仅可以与C语言库无缝集成,而且还提供了一种编译C代码的方式。这使得Zig在处理跨平台编译时具有极高的效率。

    Zig的优势

    Zig的优势并不仅仅在于其简洁的语法和灵活的构建模式。还包括一些其他的特性,比如:

    • 顶级声明的顺序独立性:Zig的全局变量的初始化值在编译时被计算,无需考虑声明顺序。
    • 空指针的替代方案:Zig使用可选类型代替空指针,有效防止许多运行时异常。
    • 手动内存管理:Zig允许程序员自行管理内存,使其代码可以在各种环境中运行,如桌面应用、低延迟服务器、操作系统内核、嵌入式设备、实时软件等。

    Zig的设计目标是为了让你能尽可能地专注于自己的项目,而不是被编程语言本身的复杂性所困扰。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小而强大,简洁而灵活的编程语言,那么Zig值得你一试。

  • Zig编程语言:强大、简洁,又不失优雅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全新的通用编程语言:Zig。这是一款为了维护健壮、优化和可重用软件而设计的工具链。

    Zig的设计理念

    Zig力求简洁明了,让开发者可以将精力集中在调试应用程序上,而不是去理解复杂的语言知识。Zig没有隐藏的控制流,没有隐式的内存分配,也不使用预处理器或宏。这样一来,使用Zig编程,你总是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Zig的编译时间 (Comptime)

    Zig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元编程方式,它基于编译时的代码执行和惰性求值。在Zig中,你可以在编译时调用任何函数,无需担心运行时开销。Zig的编译时间(Comptime)可以模拟目标架构,让你在编程时就能预见到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行为。

    Zig的可维护性

    Zig提供了一种优雅的方式来逐步改进你的C/C++/Zig代码库。你可以把Zig当作一个零依赖的C/C++编译器使用,它天生支持跨平台编译。通过zig build,你可以在所有平台上创建一致的开发环境。你甚至可以向C/C++项目中添加Zig编译单元,Zig默认启用了跨语言的链接时间优化。

    Zig社区

    Zig社区是去中心化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开始并维护自己的社区聚集地。没有所谓的“官方”或“非官方”,不过,每个聚集地都有自己的版主和规则。

    Zig的主要开发工作在GitHub的Zig仓库进行,你可以在那里找到问题跟踪器和提案讨论。我们希望所有的贡献者都能遵守Zig的行为准则。

    Zig软件基金会

    Zig软件基金会(ZSF)是一个于2020年由Zig的创造者Andrew Kelley成立的非营利性公司。基金会的目标是支持Zig语言的发展。目前,ZSF能够以竞争性的待遇为少数核心贡献者提供薪酬。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扩大这个优惠,让更多的核心贡献者得到薪酬。ZSF主要靠捐款维持运营。

    Zig的赞助者

    我们的赞助者包括一些公司和个人。他们为Zig提供了直接的财务支持,使得Zig项目可以对开源社区负责,而不是对公司股东负责。我们感谢所有赞助Zig的人,尤其是那些每月捐款200美元或以上的赞助者。

    希望你能从Zig中找到乐趣,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新的编程世界!

  • 让PHP在浏览器上翱翔:Sean Morris 的 php-wasm 项目探索

    你是否曾想过在浏览器中直接运行 PHP 代码?Sean Morris 带来的 php-wasm 项目就是为此而生。它将 PHP 引擎与 WebAssembly 结合,让 PHP 开发者能够在新的领域大展身手。这个项目的原始版本由 Oraoto 开发,Sean Morris 则对其进行了 ES6 和 Clang 的升级。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个项目的脚步,探索在浏览器中运行 PHP 的全新可能性。

    项目简介:php-wasm

    php-wasm 是一个开源项目,其目标是在浏览器中运行 PHP 代码。项目的主体部分托管在 GitHub 上,采用 Apache-2.0 许可证进行开源。其核心思想是将 PHP 与 WebAssembly 结合,让 PHP 开发者可以更方便地开发前端应用。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php-wasm 项目的主页以及相关的代码,包括了许多文件夹和文件。例如,bin 文件夹中保存的是一些可执行文件,而 dist 文件夹中则保存了项目的构建结果。在项目主页的下方,我们还可以看到项目的 README 文件,其中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目标、功能和使用方法。

    php-wasm 的特色与功能

    php-wasm 提供了一套完善的应用解决方案,让开发者可以在浏览器中运行 PHP 代码。项目的最新版本为 v0.0.8,秉承“准备起飞”的精神,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功能和改进。

    首先,php-wasm 支持 ESM 和 CDN 模块,扩大了项目的适用范围。此外,它还增加了对 stdin 的支持,让开发者可以在 JavaScript 中对 stdout/stderr 进行缓存。同时,它还支持 <script type = "text/php"> 的方式运行 PHP 代码,让开发者可以在页面中直接使用 PHP。此外,php-wasm 还添加了对 iconv 和 html-tidy 的支持,提升了项目的兼容性。

    php-wasm 还具备了一些强大的功能,包括内置的 PHP 和取出输出的能力,以及在 web 和 node 中进行构建的能力。此外,它还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方式来打包文件,让开发者可以更方便地管理项目。最后,php-wasm 对 PHP 进行了更新,使其达到了 8.2.11 版本,并使用 Emscripten 3.1.43 进行构建,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性能。

    总的来说,php-wasm 项目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强大的功能,为 PHP 开发者打开了全新的可能,让他们可以在浏览器中运行 PHP 代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开发方式。

    如何使用 php-wasm?

    要使用 php-wasm,首先需要将 php-tags.js 脚本从 CDN 中引入。然后,就可以在页面中直接运行 PHP 代码了。例如,通过 <script type = "text/php"> 的方式,我们可以直接在页面中运行 <?php phpinfo();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 data- 属性来使用标准输入、输出和错误,只需将属性值设置为与标签匹配的选择器即可。

    php-wasm 还支持在 <script type = "text/php"> 标签以及其输入元素上使用 src 属性。例如,我们可以在 script 标签中引入一个 PHP 文件,并指定其输入和输出。

    结语

    php-wasm 项目为 PHP 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让他们可以在浏览器中运行 PHP 代码,开拓了新的开发领域。项目的源代码托管在 GitHub 上,开放给全球的开发者,共同推动这个项目的进步。Sean Morris 的努力和创新,不仅让 PHP 开发者得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们看到了开源社区的活力和创新。

  • Redis的BLPOP、BRPOPLPUSH 系列指令

    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对存储系统,它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包括字符串、列表、哈希、集合、有序集合等。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下 Redis 的 BLPOPBRPOPLPUSH 系列命令。

    BLPOP (Blocking Left POP)

    BLPOP 是一个阻塞的列表弹出操作。它是 LPOP 的阻塞版本,可以从列表的最左侧(头部)移除并获取一个元素。如果列表为空或不存在,BLPOP 命令将阻塞连接,直到等待的列表中有可弹出的元素或达到超时时间。其基本用法如下:

    BLPOP key1 key2 ... keyN timeout

    在这里,key1key2keyN 是你想要弹出元素的列表,timeout 是阻塞超时时间(单位是秒)。命令返回的是一个两元素的数组,第一个元素是被弹出元素所在的列表名,第二个元素是被弹出的元素。如果达到超时时间,命令将返回 nil

    BRPOPLPUSH (Blocking Right POP Left PUSH)

    BRPOPLPUSH 命令是 BRPOPLPUSH 的组合。它从一个列表的最右侧(尾部)移除元素,并将该元素添加到另一个列表的最左侧(头部)。如果源列表为空,该命令将阻塞连接,直到源列表中有可弹出的元素或达到超时时间。其基本用法如下:

    BRPOPLPUSH source destination timeout

    在这里,source 是源列表,destination 是目标列表,timeout 是阻塞超时时间(单位是秒)。命令返回的是被弹出并推入目标列表的元素。如果达到超时时间,命令将返回 nil

    BRPOPLPUSH 命令是原子性的,这意味着即便是在多个客户端并发执行这个命令的情况下,也不会有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的发生。这使得 BRPOPLPUSH 非常适合实现可靠的队列——即使在处理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或者服务器崩溃,你也可以通过目标列表恢复数据。

  • 使用Devilbox简化本地开发:Docker化的PHP堆栈

    Devilbox是一个现代化且高度可定制的PHP开发堆栈,基于Docker运行。它为所有主要操作系统提供可重现和相同的开发环境,无需任何配置。无论您是在开发LAMP还是MEAN堆栈,Devilbox都可以轻松切换和组合所需的版本以供本地开发使用。通过自动创建虚拟主机(vhost)、SSL证书和DNS记录,Devilbox支持无限数量的项目。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Devilbox的功能以及它如何简化本地开发。

    简单安装和设置:
    安装Devilbox非常简单。只需克隆Devilbox存储库并配置环境文件即可。Devilbox适用于包括Linux、macOS和Windows在内的所有主要操作系统。完成设置后,您可以使用一个命令启动所有容器。

    精确运行所需的内容:
    Devilbox提供了灵活性,可以选择所需的守护程序及其版本。您可以轻松配置Apache、Nginx、PHP、MySQL、MariaDB、Percona、PgSQL、Redis、Memcached、MongoDB等。这样,您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准确模拟生产环境。

    附加服务和工具:
    除了默认堆栈之外,Devilbox还提供了其他一些可以轻松启用和启动的服务。这些服务包括Python(Flask)、Blackfire、ELK、MailHog、Ngrok、RabbitMQ、Solr、HAProxy、Varnish等等。您可以仅启动所需的容器,并在堆栈运行时添加或删除守护程序。

    邮件拦截和自动DNS:
    Devilbox包含一个内置的postfix邮件服务器,可以拦截所有发出的电子邮件,确保您在开发过程中不会意外发送真实的电子邮件。自动DNS功能会自动为每个项目提供正确的DNS记录,无需手动编辑主机文件。

    用户友好的内部网络和安全性:
    Devilbox配有一个用户友好的内部网络,提供有用的工具,如容器健康监控、DNS状态、可用的虚拟主机、电子邮件、数据库和有效的配置。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Devilbox使用官方Docker映像和自定义映像的混合方式。所有集成的容器都可以在GitHub上进行查看。

    始终更新和活跃的社区:
    Devilbox容器经常更新并推送到Docker Hub。您可以轻松拉取最新的映像或重新构建特定的容器以获取最新版本。Devilbox拥有活跃的社区,欢迎贡献、错误报告、功能请求和通过GitHub、论坛和聊天渠道的合作。

    结论:
    Devilbox通过提供可定制和可复现的基于Docker的PHP堆栈简化了本地开发。通过其简单的安装、选择守护程序和版本的灵活性、附加服务和工具、邮件拦截、自动DNS、用户友好的内部网络和活跃的社区支持,Devilbox简化了开发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Devilbox都是创建和管理开发环境的有价值工具。尝试一下,体验轻松的本地开发带来的好处。


    devilbox.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