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市场和投资

  • 买房失业,断供危机:深圳供房家庭的艰难抉择

    跌落的“神话”

    在深圳,买房是一件关乎人生大事的决定。然而,近年来深圳楼市不断降温,不少购房者深陷断供危机。

    朱星虹和陈咏是深圳的两户普通家庭,她们都曾有过买房的经历,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失业的打击。

    朱星虹在2022年年底买下了一套大户型新房,但还没等交房,她就失业了。新房月供1.8万,此外,他们每月还要支付5000元的房租。

    陈咏和丈夫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买下两套小户型房产,每月要还的按揭是2.6万。2020年年底,丈夫从前公司辞职,此后经历了半年的失业期。

    为了凑首付,两个家庭除了房贷,还背负着100万上下的外债。好在朱星虹和陈咏丈夫在失去工作后,短时间内抓住了新的职业机遇,这让他们有惊无险地渡过了关隘。

    一种习惯性的乐观

    朱星虹和陈咏都属于高收入者,在她们买房的时候,她们对自己的收入预期非常乐观。

    朱星虹丈夫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年终奖发下来,“就能还上一大笔借款”。遗憾的是,丈夫没有领到2022年的年终奖,因为业绩下滑,公司临时决定将奖金折算为股票,还要分成数年发放。

    陈咏夫妻都属于高收入者,“我们俩正常上班的话,年终奖都能还一大笔的债务。我们也没料到,他辞职后再找个满意的工作,要花这么长时间”。

    代价

    朱星虹和陈咏都为自己的买房决定付出了代价。

    朱星虹在失业后,不得不拼命赚钱,来弥补买房决策上的过错。她开始做短视频,接电商网页设计单子,每个月的收入能稳定在两三万。

    陈咏在还完债务后,才敢生孩子。她今年已经35岁,属于高龄产妇了。

    未知的将来

    朱星虹和陈咏对将来有一个特别乐观的设想,“40岁还完房贷中的商贷部分,40岁到50岁攒钱,50岁以后半退休,能养活自己就可以。”

    实现这个设想的前提是,朱星虹和老公的收入都能维持现状。

    朱星虹做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陈咏丈夫在互联网大厂工作,职业生涯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朱星虹和陈咏的故事,是深圳供房家庭的一个缩影。她们的经历,反映了深圳楼市下行、失业率上升等问题对普通家庭带来的巨大冲击。

  • 反垄断法在科技巨头面前为何屡屡受挫?

    导语:

    近年来,美国司法部对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然而,这些诉讼大多以科技巨头的胜诉或和解告终。这是为什么呢?

    正文:

    一、反垄断法诞生于工业时代,难以适应科技巨头的特点

    反垄断法诞生于工业时代,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企业通过垄断市场来获取超额利润,损害消费者利益。然而,科技巨头的特点与传统企业有很大不同。科技巨头往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数据资源,并通过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等优势形成垄断地位。这些特点使得反垄断法难以对科技巨头进行有效的监管。

    二、美国反垄断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更倾向于选择前者

    美国反垄断法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更倾向于选择前者。这意味着,如果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没有对消费者造成实质性损害,或者其垄断地位是通过创新获得的,那么反垄断法就不会对其进行干预。这种倾向使得科技巨头更容易逃脱反垄断法的制裁。

    三、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之间存在矛盾

    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巨头创新的重要动力。然而,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之间存在矛盾。如果反垄断法对科技巨头进行拆分或强制其公开技术,可能会损害其知识产权,从而抑制创新。这种矛盾使得反垄断法在处理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时更加谨慎。

    四、反垄断法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

    美国反垄断法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反垄断执法机构往往人手不足,资源有限,难以对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查和起诉。此外,反垄断诉讼往往旷日持久,成本高昂,这也使得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处理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时更加犹豫。

    结语:

    反垄断法在科技巨头面前屡屡受挫,反映了反垄断法在适应科技时代方面存在不足。为了有效地监管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需要对反垄断法进行改革,使其更加适应科技巨头的特点,并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求更好的平衡。

人生梦想 - 关注前沿的计算机技术 acejoy.com 🐾 步子哥の博客 🐾 背多分论坛 🐾 借一步网
Page Stats: PV: 123 | UV: 101
Last updated: 2025-04-30 05:13:30